出自先秦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节选自《庄子•秋水》,全文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很明显,实际上庄子使用的是诡辩,而且是曲解词义法,他虽然在辩论上占了上风,但是在哲学上来讲其实惠施才是胜者,庄子对鱼的评论只是自己的主观看法,并不一定是客观事实
本,本来,原来的样子。这个的意思就是说,要遵从他的本心或是按原来的样子来做。
就是,不要忘了他的初心,他的出发点!要遵从他,按他的意思来!
还有层意思就是,要遵从大自然规律,不要忘本而行!
“请循其本”自庄子的《秋水》。“请循其本”句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全篇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请循其本的意思是让我们回到较好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通俗一点说就是你不是那鱼儿,又怎么知道它们的快乐呢?
庄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常带着观赏的态度。他往往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惠子则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场,来分析事理意义下的实在性。因此,他会很自然地怀疑到庄子的所谓“真”。
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并具有艺术家的风貌。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
此句出自《庄子》秋水篇排名较好段内容,为了解释方便,所以必须引用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