坞堆:位于稷山县城正南十五公里处,是全县人口在四千人以上的大村之一,共有26个居民组、7800余口人、12000余亩耕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满清一朝近三百年间山西“一榜眼三探花”中探花王文在故里。
其村得名相传同薛仁贵灵柩曾安葬于该村一土丘旁有关,另一种说法是村民起初在乌鸦栖息的地方建村,后村人嫌不吉详在乌字前加土称坞堆,觉有附会之嫌,村名来源当同坞堡有关。
另据王堉昌先生《稷山县金石类编》,该村较好早可上溯至唐德宗建中年间(公元780一783年),此地已形成村落。
稷山县坞堆村古称坞堆乡,相传由坞东村和坞西村建筑连片相堆而成。 在两村连接处建有一座庙宇,古称清凉寺,在寺院罗汉殿前的一片空地上,每年元宵节都要举办一场“河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