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慷。
康,读音为kāng,较好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康”的基本含义为安宁,如:康宁;引申含义为空,空虚,如:萝卜康了。“康”的用法一般是作形容词健康,如:康健(安康强健)。
慷读音为kānɡ,较好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慷”的基本含义为“慷慨”情绪激昂;待人热诚,愿意用财物帮助人,如慷慷激昂;引申含义为性格豪爽,如慷爽(大方;爽快)。
答:十米九糠。
详细解释:
拼音:
shí mǐ jiǔ kāng
解释:
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出处:
元·关汉卿《救风尘》排名较好折:“拼着个十米九糠,问甚么两妇三妻,受了些万苦千辛。”
语法:
十米九糠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