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起名知识 >望穿石有什么典故

望穿石有什么典故

发布时间:2025-04-29 01:44:59文章类型:原创文章
起名头像
方圆起名网林大师
资深起名专家

望穿石有什么典故

望夫石矗立在香港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这块大石约有十五米高,外形仿似一个背着小孩的妇人。有关望夫石的悲惨故事可谓家传户晓,对沙田的居民来说更是耳熟能详。

传说在沙田,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妻子产下女婴后就病逝,遗下女婴,邻居的妻子亦产下麟儿,她怜悯那孤女,为她哺乳。

两位孩子自幼青梅竹马,相处融洽。不久女孩的父亲亦逝世,孤女成为邻居的「童养媳」,长大后,跟男孩结婚,并育有一对儿子。

有一年发生天旱,农作物失收,丈夫为求生计,被迫舍下妻儿与同乡出洋谋生,谁知一去不回就音讯全无。

妇人只好每天手抱幼子背著长子,攀登高山,遥望远洋,冀盼丈夫归来,日日如是,风雨不改。

有日子,母子三人如常登山时,突遇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母子三人突然在天崩地裂中消失於世上,但他们站立的位置却出现一块巨大的石岩,形似失踪母子三人。

传说是其深情感动苍天,把他们化成石岩,永守山峰。

望穿石有什么典故

相传在4000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黄河改道南流,夺取了淮河中下游河道,黄河夺淮入海使得整个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当中。人们一致推荐有治水传统的夏族首领鲧也就是禹的父亲主持治水。

禹继承父志,决心根治水患,造福黎民,禹娶了涂山氏女,婚后不久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一路引向了黄海。为了疏通淮河,禹劈开荆、涂二山,从此这两座山便夹淮河而对立了。

而此时他的妻子涂山氏也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从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就此流传。

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见禹的归来。她朝思暮想,较好终精诚所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做启母石。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展开剩余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