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起名知识 >苏州话的发源地

苏州话的发源地

发布时间:2025-05-03 02:24:16文章类型:原创文章
起名头像
方圆起名网林大师
资深起名专家

苏州话的发源地

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也是中国较好悠久的方言之一。早在商代泰伯奔吴的时候,苏州话的前身——上古吴语就已经形成了。苏州话发展有两个变动比较大的时期:晋代和明代。晋代时中原话和当时的古吴语结合形成中古吴语。明清两代是苏州话较好辉煌的时期。

商代——形成期

一般认为,“吴”的概念自周朝泰伯奔吴、建立“句吴(勾吴)”起始。上古吴语就是这个时候形成的。当时,江南地区仍然是蛮夷之地。而泰伯奔吴,建立了吴国,古中原的发达文化与江南地区文化融合为吴文化。中原的语言和当时江南越人的语言结合,形成了上古吴语。

周代——发展期

随着周朝的建立,汉语在周朝开始分化。据《孟子》《吕氏春秋》等相关资料进行判断,先秦时代的汉语,分为夏、齐、楚、越四大方言。越方言,就是指的上古吴语,分布长江下游江南一带。据资料显示,当时吴越地区语言相通。上古吴语所使用的地区大致比今天的北部吴语区范围略大。当时相对较大的城市是吴国首都姑苏。

汉代——扩张期

汉代的时候,上古吴语流传到东南地区,形成闽语。吴县(今苏州)是当时东南地区的相对较大的城市,也是吴郡的郡治。因此,当时苏州的方言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晋南朝——变革期

汉朝末年,中国北方出现大动荡,一直到隋朝才结束。西晋末年永嘉南渡,使得上古吴语受到中原话影响,形成了中古吴语。同时吴语也包围了当时的政治中心建康,成为士大夫必学的语言,并相互渗透。吴语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大。

隋唐宋元——平稳发展期

隋朝建立之后的700年间,建康等大城市相继被摧毁或衰落。苏州是唐朝江南道的道治所在,苏州又再次成为江南相对较大的城市。苏州话在这700年间,一直在慢慢发展变化。在南宋的时候,也受到当时杭州话的影响。

明清近代——辉煌期

明代开始由于江南地区的发达,较多苏州人能够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其中读书是苏州人从事较多的行业。从唐代到清代,苏州地区的状元占有所有状元的很大的比例,明清一度达到五分之一。上层社会的精英中较多的也是苏州籍。苏白在明代从江南的流行语言成为士大夫的流行语言。越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

苏州话的发源地

苏州话的真正发源地在江苏省镇江市。

苏州话的发源地

苏州话属于吴语,吴语的源头是镇江市丹徒。

展开剩余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