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帮助度过了三个难关
这句话出自一个明间故事
从前,赣榆徐村有一母子,有日子,家里鸟巢里掉下来一只雏燕,受伤了,于是就将的燕子悉心照顾,直至痊愈。燕子为了报答救命之恩,给了一粒米并对徐小说:“小哥,将那粒米装进耳朵里吧,到为难时,默默念叨三声燕子,便可救你一命,徐小收下连忙道谢
一次,邻居苟大牙的儿子苟小头,爬树掏鸟窝,失足摔死,硬说是徐小打死的,要捉拿徐小问罪。徐小走投无路了,按照春姑说的办法将那粒米放在脸上,装死,老母亲在身旁哭。捕快来看到徐小脸上那粒米即刻变成许多蠕动的蛆。认为人死了,只好作罢。徐小母子逃过一劫,远走他乡
一个月后,母子俩遇到了好人,他叫姚老好,是个教书的,一定要收徐小为徒。过年了,财主要他交出三十担稻谷,否则就要搬东西、拆房屋、还要抓人。后来还是徐小耳朵里那粒米的作用,变出三十担稻谷,才躲过这一关。
三年过去,徐小学了一肚子知识,进京赶考,在殿试时,皇帝说:“你们听着,朕的考题是‘猜猜看’”。接着出题:一物横看竖看远看近看翻过来调过去都是八十八,猜猜这是什么?”众人无人答出。徐小心里刚一念叨燕子,耳朵那粒东西一动,徐小顿悟,答道:“我主万岁胸中装的是‘民以食为天’要我们猜的是君民爱吃大米的‘米’字。”于是,龙颜大悦,笔一圈,徐小中了状元。
所谓“一米度三关”由此而来。
狭义讲,是说一个小伙子救了一只小燕子,后来小燕子为了报答他给了他一粒米让他度过难关,中了状元。
广义说不要小看小事,再小的事都要重视它,到后来就会成大事。
还有一个延申的意思,在饭桌上大人教小孩不要浪费粮食:一棵米可以度三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