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起名知识 >什么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什么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发布时间:2025-05-07 00:58:26文章类型:原创文章
起名头像
方圆起名网林大师
资深起名专家

什么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一、需要概述

1、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2、需要的分类

通常根据需要的起源,把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根据需要的对象,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的结构

国外心理学中关于人的需要有各种不同的理论,其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更具代表性。他将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需要,指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

2.安全需要,指希求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地需要。典型的安全需要有:生命、财产安全、职业安全

3.归属与爱的需要,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上述几种需要都获得基本的满足之后,就会产生相对较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指个人渴望自己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1.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

2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

(三)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较为完备的需要理论,它对需要的实质、结构、归属及作用都作了系统的探讨,这对进一步研究“需要”这一课题,建立科学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排名较好,他强调需要从低级向较好发展,而没有认识到较好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排名较好,人的需要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

马斯洛错误地把人的需要的发展及实现看作是人类生物特性的发展和实现。排名较好,他的需要层次论缺乏客观测量指标,缺乏实验支持。排名较好,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是个人主义的,没有与社会需要结合。

(四).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学的启发

(1)教育工作者应该分析学生的需要,只有低层次需要满足了才能发奋学习。

(2)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较好需要,使学生自尊心、集体感、荣誉感满足才能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展开剩余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