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凉州词》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品赏析:这是一种壮阔却不失荒凉的景象,这是一种哀怨却不失消沉的悲情,这是一种悲壮却不失苍凉的气概,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一幅黄河远眺的边塞之景,不仅把边塞地区的酷寒景象的动态美描写的淋漓尽致,更是把戍边战士回不了故乡的哀怨之情抒写的深沉含蓄,是一首千古流传的经典绝唱,难怪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较好”。
2 、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品赏析:这是一种对盛大华贵的酒筵场景的描写,这是一种对痛快淋漓的豪饮情感的抒发,这是一种对看透生死的旷达情怀的悲鸣,这是一种对思想情感的奔放不羁的感叹。
诗人以饱含的激情,铿锵的音调,悲壮的气节,耀眼的词语,把即将奔赴沙场杀敌的将士的报国热情和豪情壮志,通过一场酒筵、一种醉态抒写的活灵活现。
这首边塞诗被誉为“气格俱胜,盛唐绝作”的千古佳品,诗人把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写的淋漓尽致。
3、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在其旅途中所作的一首边塞纪行的诗,诗人把塞外的风光壮阔雄伟,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写的淋漓尽致。
诗中既描写了边塞将士的生活,也虚写了战争胜利的喜悦之情,由此便衬托出诗人被朝廷官宦排挤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尤其是通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句的雄浑之景更是将诗人原本孤独、寂寞、悲伤之情变成了悲壮、豁达的开阔情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历来为世人所赞赏,王国维更是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王维一生追求隐居,但前半生却过着“半官半隐”的世俗生活,也许人生就是如此,我们只有通过在世俗的生活中不断地磨砺,不断地洗礼,不断地沉淀,也许才能成为想成的那个“自己”。
王维一生追究“佛系”人生,既然要成“佛”,那就得从人间历练,他的人生可以说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幸运的更是不幸的。他原本生于名门望族,可一生孤独落寞,少时丧父,中年丧妻丧子,半生混迹官场,生逢乱世,安史之乱又“苟且偷生”,不是有个好弟弟,不是因为自己有才,早已成为帝王刀下的亡魂。
所以,在他如此人生的经历之下,还能在隐居后有如此之境界,可谓是罕见的人才了。
4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作品赏析:大约公元754年,岑参再次出塞,希望建功立业,追随封常清,在此期间,可以说是岑参人生较好重要的时刻,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大概就是这个时期完成的,这一时期,岑参的写景诗似乎注入了英雄气,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他在边塞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诗人通过抒写塞外之景,送客之情,把那种离愁和乡思的感情色彩充满了瑰丽浪漫,浑然磅礴,具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君不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已成千古传诵的绝唱佳句?
5、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品赏析:这是一种对边塞之地的鸟瞰,也是一种概括,诗人描绘了一幅数千里广阔的地域画卷;这是一种对视死如归的壮志,也是一种咏唱,诗人歌咏了一种忠勇志士报效祖国的爱国悲情。
诗人将边塞之地的典型环境与唐代将士人物感情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高度统一,此诗可谓是王昌龄边塞诗的经典佳作,尤其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谓是脍炙人口的悲壮佳句。
6、 《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作品赏析:也许隐世换不来人生的如意,35岁的高适准备返回宋城,在此期间,有个随从张守珪出塞回来的人,写了一首《燕歌行》给他看,高适便也写了一首应和的诗《燕歌行》,只不过高适是用燕歌行曲调写的是将士边塞生活,而且他是排名较好个这样写的人,没成想,这一风格的改变,让高适的这首《燕歌行》一时成了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
全诗不仅揭露了一个作为主将的骄逸轻敌,不恤士卒,以致战事失利的历史事实,也抒写了忠勇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只能决心以身殉国的感情色彩,与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切同情。
作为高适边塞诗的代表作,全诗无论是在气势上的畅达,或是笔力上的矫健,抑或是气氛上的悲壮,都体现出了高适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纵观高适的作品,其边塞诗写的“苍茫之中不含凄凉、冰寒之中饱含热力、荒凉之中蕴涵活力”,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难怪《燕歌行》成为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压卷之作。
7、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作品赏析:诗人通过写“雪净”、“月明”的实景,与“梅花纷飞”的虚景巧妙和谐地融合起来,把边塞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描绘的优美动人,以此表达了战士的思乡之情和戍边之志。
与此同时,在诗人的意境中,仿佛是绘了一幅塞外的春光图,又仿佛是作了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田园画卷,思来,其情含蓄隽永,读来,令人咀嚼不尽,在唐代边塞诗中,此诗可谓是独树一帜的经典佳作。
8、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的一首佳作,诗人通过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沙似雪”、“月如霜”,以此触发了征人那浓烈的思乡之情和满心的哀怨之愁。
全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其节奏平缓,让人回味无穷,历来为世人所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也是边塞诗中的千古佳作。
9、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历来备受世人推崇的千古佳篇,其语言风格朴素自然,读来却能深入人心,诗人不仅写出了伤而不悲的生活情趣,也写出了泪而不忧的人情味。
纵观全诗,诗人描写主人公一个远涉边塞之地,路逢回京使者,托其给家人带一句平安的口信,以此来安慰家人,具有着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是一首将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的经典佳作。
10、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品赏析:王昌龄素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更是以这首《出塞》名垂千古,短短的28个字,写出千秋之色,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难怪此诗被明人李攀龙称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这是一种壮士的心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作为士兵谁不想在战场上跟着名将报效祖国?谁不想在战场上是一个让敌人胆寒的胜者?
纵观全诗,诗人通过借皎洁的明月、雄伟的城关、万里的长城,以交错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战争长久不息的悲愤之情,同时也借用名将的典故来表达作为战士的爱国之情和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
全诗的情感节奏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是一首脍炙人口、千古绝唱的经典佳作。
出塞
王昌龄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使至塞上
塞上听笛
高适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上曲
常建
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
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
书边事
于鹄
朔野烟尘起,天军又举戈。
阴风向晚急,杀气入秋多。
树尽禽栖草,冰坚路在河。
汾阳无继者,羌虏肯先和。
出塞曲
杨炯
万里平沙一聚尘,南飞羽檄北来人。
传道五原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秦。
以上为10首短的边塞诗。
10首较好短边塞诗,例如:
1.塞下曲
唐代 / 戎昱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2.灭胡曲
唐代 / 岑参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3.出关
清代 /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翻飞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4.出塞
清代 / 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5.从军行
宋代 / 张玉娘
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
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
长驱空朔漠,驰捷报明王。
6.塞上
宋代 / 柳开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7.边思
唐代 / 李益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8.塞下曲二首·其二
唐代 / 王涯
年少辞家从较好,金鞍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9.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10.边词
唐代 /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排名较好首凉州词,排名较好首塞下曲,排名较好首古从军行,排名较好首从军行其四,排名较好首关山月,排名较好首陇西行,排名较好首燕歌行,排名较好首雁门太守行,排名较好首出塞,排名较好首使至塞上
解答:10首较好短的边塞诗是:
1、边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3、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4、《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6、《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今络脑,快走踏清秋。
7、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8、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9、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代: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胜古人。
10、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 铁马冰河入梦来。
2. 马蹄徐徐入远山。
3. 落日黄河,无边无际。
4. 长河落日圆,秋风渐渐凉。
5. 黄昏独自凭栏杆,遥望神州路。
6. 原野无际,草木凋零。
7. 一夜西风过草原,大漠穷秋梦落娘。
8. 长空万里,飞鸟无边。
9. 汉家旌旗满塞北,万里荒凉只独行。
10. 战马蹄声逐夜风,边城征戍旧日同。
1.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2.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程颢《春日》
3.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之涣《登鹳雀楼》
4.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泊牛渚怀古》
5. “山中何寂寂,白云纷纷起。”——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 “早衣晚行不逢人,四五年来是世情。”——元稹《闲居初夏即事寄崔五侍御》
7. “行人多被秋风恼,从此君须似鸟飞。”——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8.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9. “云山如画、只待仙人图解。”——陈与义《金娃话旧》
10. “城外楼高高,角声振寒霜。”——王之涣《登鹳雀楼》
非常难确定,因为“较好短”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诠释,边塞诗也有多种版本和译本 不过在一些学术研究中,被介绍为较好短的边塞诗包括“青山隐隐水迢迢”、“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等 由于边塞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诗体之一,有很多经典之作可以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欣赏
《逢入京使》》
《从君记》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1.《荒原》戴望舒:怀古2.《北风》顾城:描写景色3.《星星》柳永:伤怀4.《凉州词》王之涣:怀古5.《夏夜叹》韩偓:抒怀6.《黄山夜行》范仲淹:怀古7.《登科后》苏轼:感怀8.《望夫石》文天祥:妇女思念丈夫9.《十一令》辛弃疾:战争歌颂10.《向晚意》严武: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