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孔子、孟子、老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鬼谷子、法子、孙子、欧浩子、吴道子、列子、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慎子、管子等。
一、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排名较好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三、庄子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
四、墨子
墨子(生卒年不详) ,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 。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排名较好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五、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
有“孔子、庄子、伍子胥”等。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父名叔梁纥,母为颜徵在。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宋国蒙邑人。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又有地方称作贠(yún)),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排名较好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生于曲阜市小雪街道凫村,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